心意把官网

禅定打坐的正确方法


进入禅定的境界有九个层次,叫九住心,禅定的九个层次,禅定怎么修,禅定的高级境界:

  第一个是内住。我们的心,本来是散乱的,都是攀缘外境刹那不息的,现在要把它收回来,不要让他向外乱攀缘。假使说,你念阿弥陀佛,把心定住在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六字洪名上面,叫内住。就是心向内摄,把它收回来,收回来的时候,就是开始用功了。但念了两句,又跑掉了,又想其它的东西去了,这就是最初的一个层次。

洗髓功

  第二个是等住。等住就是说,我们把那个心拉住,可以维持一段时间,不让它向外跑,大概说,假使念阿弥陀佛,可以念上一串珠子,念108遍,这期间心可以收在阿弥陀佛名号上,不跑出去,一串珠时过了之後,倏然又不见了,又跑掉了,但比起以前第一个层次,要好一些,这就叫等住。比以前有些进步了。

  第三个叫安住。正在念佛的时候,你缘的境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,念到后来,忘掉了,想到其它东西上去了。这种经验大家都会有么,南无阿弥陀佛,南无阿弥陀佛……念到后来念到南无观世音菩萨来了,很多人说会这样的,自己也不知道,什么时候改念了菩萨,或者是想到其它的事去了,等到自己想过来,怎么!南无阿弥陀佛的正念不见了,马上再念南无阿弥陀佛,南无阿弥陀佛……,这是最初的境界,内住,等住都有,念佛的念头失掉了,念头跑到外面去了:想起买小菜的事了,或打算明天又该做什么了。等等,不同的是,安住时,妄想心一起,立刻就发觉,赶快收回来,这叫安住。禅定的九个层次,禅定怎么修,禅定的高级境界。

  第四个叫近住。在这个时候,又比前面好多了,虽然有掉举妄想会出现,但那个心,南无阿弥陀佛,还是在念,不会跑掉忘记了。前面的掉举妄想心生起,南无阿弥陀佛的正念都已忘掉了;这个时候,纵使在打妄想,但南无阿弥陀佛仍在念,没有忘掉。同时为了避免心散向余处,努力将心收摄,使心收摄得渐渐微细,不会粗动向外散驰。到此时,摄心用功,住分已稳,而有生昏沉的趣向。

第五住叫调伏。这个时候要把心提高举,要观想定——三摩地的功德,把昏沉的心提起来。这时就能把第四住的粗的昏沉去掉,但还会留下一些极微细的昏沉。这个昏沉,不同於一般近於打瞌睡的昏沉,却是一种微细的,叫做“沉没”。

在第五住时,最要注意的,就是这个微沉(沉没),自己以为观境清楚明了,但是没有力量。就像念佛,南无阿弥陀佛清楚地还在念,并没有失掉,但是没有一股强有力的劲道。这个时候,最容易误解,以为自己已得定(三摩地)了。因为其它粗的妄想和昏沉已息下去了,(第四住已除粗掉,第五住正除粗沉,)然而微细的沉没却出现了。

我们说修止得三摩地有明澄具力的明分与专注所缘境上的住分二点。第五调伏的细沉,与真三摩地极相似,因细沉亦有此相似的住、明二分。它们的差别,就在明分中具不具有明了而精实的力这方面。这个力稍为不足,即入於细沉。细沉时明分、住分都具有,就是缺少这个精实的力一点上面,还要下功夫,把这微细沉没除掉。

比如说,前说的念南无阿弥陀佛,明明白白的,清清楚楚是在念,也没有其它杂念,但是念的力量不够,没有那精实的力。“此时心如虚空”,最易搞错,以为是已经得止了。还有一个毛病,这时候因为粗的妄想和昏沉息下去了,心静下去了,就会出现身体不见了,看外界虚虚茫茫,如幻如化,好象不但是得到定了,而且已证到空性了。

这个时候我们要认识到,此仅仅是修定中的第五住心,真正的定还没有得到,空观则根本谈不上。要得到定之后,再把观空的毗钵舍那修起来,才能证空观。现在定尚未得到,这些境界不过是禅宗的所谓光影门头,这些境界当然是很多的了。智者大湿曾为其兄作《小止观》,说定中境界层次无穷,若要全部写下来,不要说一本书,即使一万本书亦难穷尽。禅定打坐的正确方法。

那就是说,从第五住开始境界就出现了,各式各样的境界都会有,虚虚茫茫,身体不见了,等等都会出现。这个时候要明白,自己并没有得定,也并没有得到空观,这些都是虚妄的境界。对於这种虚妄境界,简单一句话:不去管它!继续修下去。希望大家不要上当,不要搞错,如果搞错了,不但上不了路,还要著魔!

  第六住是寂静。第五住把心策举起来,为了断除细沉没,但还有一些微细的掉举、或散乱,此种微细散乱或称为三摩地不顺方,或称为不喜三摩地,在六住见到这微细散乱的过失,努力要把它们遮止,一心专注於三摩地,不使於三摩地有丝毫不喜之心。五住与六住之特征者,五住断微沉,六住断微掉。

  第七住叫最极寂静。在五住时细沉尚有力,时刻防止它生起。六住时,细掉尚有力量,也要时刻防止它生起。到第七住,则细沉细掉都已受到对治力的摧坏,力量已经薄弱,本已无散乱等生起,而有极微细散乱将起之势。这种才将生起的趋势,第七住的心力,可以把这股将要冒起的势力,立刻察觉,而且使它消灭。到了第六、第七住时,能知第五住的止还不完善,能从五住如空的心穿透出来,所以不会误会,造成错误了。禅定的九个层次,禅定怎么修,禅定的高级境界。

  第八住名叫专注一趣。第七住已不受沉掉的损害,第八住则绝无沉掉。由於努力加功用行,使一座里面,一心专注。

第九住称为等持。由第八住专注一趣,习已成熟,这时不必再加功用行,修舍心,任运能离沉掉,自在而住。到第九住心时,还不能称为得止(奢摩他),仍属於欲界的心一境性。而真正得止,是属於色界的范围了。

第九住不但能够长时间随意住定,不用努力加功用行,而且还有轻安分,这时候,也容易起狂乱的我慢,自以为已得定,甚至谓已得空乐。由於第九住心在出定后,行住坐卧都好象有定分参杂在里边,应知此是现似(相似)之相,有人不知,便误以为入定出定已经打成一片,自谓等同佛了。因为佛的境界入定(正修)出定(后得)是合而为一的。所以禅宗大湿特别指明,第九住心是欲界心一境性,连色界定尚未得到,何况成佛?!这点,修止的人也一样要知道的。

  01 内 住

  第一个是“内住”。内住就是说,我们本来的心要缘外境的,都是缘六尘的,缘外的,那么这些呢要把它缘内境,向内缘,所以说叫内住,把对外的一切色声香味触,可以贪着的、沾附的境界收回来,“内住”。收回来这个是不容易的,所以说你才收回来,它一会儿又跑出去了,第一个住时间是很短的,你坐在那边,据昂旺堪布的说法,就是帕绷喀仁波卿的口诀呢,说一座里边你假使在初住的时候,修一座定,十分之九的时间,都在缘外边,只有十分之一的时间向内缘,这是极少。

  02 续 住

  那么第二个“续住”,就是说把内住的时间增长了,开始坐的时候,就是一下儿跑出去了,这个时候,可以稍微连续地安住在内心里边,大概多长时间呢?就念珠,一串时间或者两串的时间这么长。这是“续住”,能够稍微继续而住。

  03 安 住

  第三个,“安住”,就是说,假使你在修定、修观的时候,忘记掉了,心又想到其他去了,这个我们经常会出现的,你念咒念咒念到后来,你都自己念什么都忘记掉了,不晓得心里想什么了,等到你知道之后拉回来,早就跑了很久的时间了,这就是说,心忘念之后,向外境散出去的时候,赶快把它抓回来。在第二住的时候,也是能够住一会儿,把它散了又再拉回来,这个拉会来要很长的时间,就是你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散的,等到你感到不对了,再拉回来,这个念头是一连串的念头已经过去了。在第三住的“安住”的时候,它是层次高一些了,它念头一样散还是散了,但是一散就知道,赶快拉回来,不要很长的时间了,不是前面的散了之后还不知道,等到发觉了之后,已经很多时间了。那么这里呢,开始离开了“内住”的时候,离开了缘内之后,马上就知道,把它收回来,这是跟前面的二住有所不同。禅定的九个层次,禅定怎么修,禅定的高级境界。

  04 近 住

  那么第四住呢,“近住”境更高了,依自心,因为它能够基本上能够住在所缘了,但是心太大了,心量太大呢,这个心容易散乱,把心收起来,只缘简单的东西,不要缘得太大,把心向内收,慢慢地收,收到越来越微细,这样子。这个时候,散乱有没有?散乱也有,但是呢所缘境不会忘掉,就是说你虽然是散乱了,心想其他地方去了,但是缘那个境的心还没有失掉,像第三住的时候,它散乱之后,虽然当时觉察,他把所缘的境忘记掉了,这个时候心细了,虽然细的心有点散乱,但是总的缘境的心没有失掉,没有忘掉,这个时候又是高一层了,比第三住也高一层。

  05 调 伏

  第五住“调伏”,调伏什么呢?因为前面的第四住,它是把心内收,内收内收,就是说心缘的境少了,缘的境少了,固然散乱是少,很容易收回来,就是说心基本上能安住在这个所缘境上,但是因为心太小,就是收得太略了,它容易昏沉。那么容易昏沈,昏沈是沉下去,要使它昏沉把它抬起来,要修欢喜心,修什么欢喜心呢?就是三摩地的功德,三摩地的功德思惟,那么使心对三摩地生起欢喜心,欢喜心一来,这个沉下的心也就举上来了。那么这是说把这个微细的,前面的粗的昏沉当然已经除掉了,这个是微细的昏沉,这个时候第五住,把它断掉。

洗髓功

  06 寂 静

  那么昏沉是除掉了,但是你心把它抬高了,还有微细的掉举,那么这个掉举在第六住把它“寂静”,把它息下去。前面就是说,第五住,把心收之后,它要细的昏沉,能够把它用修这个欢喜心把它抬起来,把细昏沉除掉。这里就是说,对这个还有很微细的掉举的心,这个心就是对三摩地不顺的,这个也把它除掉,这就要要看散乱的过失。禅定打坐的正确方法。

  我们要除一个烦恼,一定要把它过失观透,知道它确是坏东西,然后才除得掉,你不把它观成是坏东西的话,你要除掉它,除不掉的。假使我们说不净观,你一定要把这个身是不净,不但是死的,活的也是不净,彻底地观成功了,确实不净,那么你贪心就除掉了;如果你仅仅是说,我不要去贪它,心里还是想这个是非常殊妙的、清净的,那你个贪心是除不掉的。所以你要观过失,观这个散乱的过失,那么对三摩地的这个,还有一个障碍,就是微细的掉举要把它断掉,这个时候,就是说这两个里边把微细的昏沉掉举基本上断掉了。

  07 最 极 寂 静

  第七就是“最极寂静”,这个水平又高一点。前面是断微细的沉、微细的掉了,微细的沉掉还起来,起来之后把它断掉。这个时候微细的昏沉掉举基本上不起了,现行不起了,但是有起的苗头,有一点点起的苗头,马上能够知道,把它灭下去,就是说根本不给它生起来。那么这个时候,又比前面的五六住又高一点了。

  08 专 注 一 境

  第八,“专注一境”,就是说用心可以专注一境,昏沉、掉举根本不起来了,但是要下功夫,下了功夫,有功用行,这样子已经超过第七了。第七还有这个起的苗头,它能够马上觉察,把它抑下去,这个苗头也不起了,但是你还要用功夫,基本上心已经专注了,沉掉都没有了,但是你不用功夫的话,不行。

  09 等 持

  那么第九呢,就是说功夫不用也行了,你不要用功夫,那你就是只要一入定,你可以放下了,放下它就不会沉掉,什么都不会起。那就是说,打的比喻,就是说,你书念得极熟的时候,那是仪轨,有的仪轨,他天天念,一天念三道,念了几十年了,你只要开头好了,一念起来,他马上下边接下去了,他不会跑掉的。那么这个第九是“等持”。禅定的九个层次,禅定怎么修,禅定的高级境界。

  那么第九心,是不是就是得了奢摩他?还不是,没有得到这个轻安的,殊胜的轻安,还是叫欲界的心一境性,不是奢摩他,没有超出欲界,还在欲界里边。轻安,我们说在初住开始都会有一点点,凡是爱坐的,或者念仪轨,修加行,修得心静一点,都会感到身上有一些不同的感觉,这就是,极微细的轻安,但是到九住,喜乐是生起来了,但是还没有圆满这个轻安相。轻安相的圆满,圆满的轻安相得到之后,才能进入奢摩他。所以说第九住虽然得到之后,还不叫色界的定,还是欲界的。

  那么怎么样子以后能进入色界定呢?它就是说,要生起圆满的轻安相。圆满轻安生起的时候,开始的感觉就是头上感到有点重,好象先剃头,把手按了头上一样,一个感觉,感觉并不难受,但是感到头上有点胀,有点重,这个时候就是说开始产生圆满的轻安的感觉了。这个时候是什么呢?因为这个离最微细的昏沉掉举的定,把他的这些就是身上的那些不堪能的风,他是都因为定的力量,都把它集中在顶上了,再从顶上散出去呢,那就是一切的定的障碍已经全部消掉了。所以说集中在顶上的时候,感到有点重,最后经过这个阶段,散了之后,就生出一种不可言喻的轻安。这个生起来之后,那么身上起大乐了,轻安乐都生起来了,心里边也生起堪能性。堪能性就是说心调柔了,叫你观什么就观什么,叫你放下就放下。

  我们现在的凡夫,没有入定的心,你要观个“阿曰阿巴杂那的”,他就现不出来,你要现光明,它现个黑暗,你要现不动,它偏掉动,总是不听话的,到了这个奢摩他之后,要定就定,要出定就出定,这个自在、柔和。那么身也有堪能性,坐,你说我们坐,有的时候我看见坐在里边,不断地摇身体,一下儿这里动一下,一下儿那里扭一下,身不堪能,如果得了轻安之后,像虚云和尚一定三个月,没有问题,一年也没有问题,三年也没问题,一百年也没问题,你要入定的话,多少时间,你自己先要作意,我要入定一百年,一百年就入定,这个没有问题,就是身有堪能性。这个才开始进入色界的未到地定,再圆满上去根本地就得到了。

  那么这是修定的一些情况,得了这个知见就可以避免很多的错误。那么有的人得了五住的左右,就感到身心不见了,看看外面的东西,也轻飘飘的,好象是如烟如雾的,好象是证了法空性了,一切法空性证到了,这个差得远了,这只是奢摩他,连毗钵舍那的影子还没有得到。毗钵舍那要把空性的见,从理解进入毗钵舍那的“简择、极简择、最极简择”等等,一直到“觉明慧行”才是说毗钵舍那,这个才算是得到空性的观成功了,证到空性了。那么在假使说止的时候,根本没修观,谈不上空观,这个很多人误会。有的人身体观起是佛像,感到身体跟佛像两个合而为一了,成佛了,那更是差得远了。有些人就是说没有经过学习,也没有善知识的引导,他仅自己很用功,就自己会说“我证到八地了,我证到九地了”,这些错误的论断就出来了,这个就是没有学教,学一些教他就不会,所以学教的重要性到处可以看到。禅定的九个层次,禅定怎么修,禅定打坐的正确方法。
下一页:

修佛小笑话

上一页:

禅定论(下)